按照常人的行為,落魄遭遇冷落史記《蘇秦列傳》:將說楚王,路過洛陽,父母聞之,清宮除道,張樂設飲,郊迎三十里;妻側目而視,側耳而聽;嫂蛇行匍匐,四拜自跪而謝。蘇秦曰:“嫂,何前倨而后卑也!鄙┰唬骸耙约咀又蛔鸲嘟。”蘇秦曰:“嗟乎!貧窮則父母不子,富貴則親戚畏懼。人生世上,勢位富貴,蓋可忽乎哉!”
這就是“前倨后恭”成語的出處。據說蘇秦第一次出門游說,鎩羽而歸,十分落魄狼狽,妻子在織布,理也不理,嫂子不愿燒飯伺候,父母也冷臉相待。所以第二次得勢回家,家人態度大變,才有對嫂子“,會心存怨恨,等到錦衣而歸、眾人恭敬時,肯定會伺機報復。蘇秦也是如此。“何前倨而后卑也”,就是一種報復:提出一個使你難以回答的問題,讓你羞愧,無地自容。但是嫂子很天真,直白地說出為什么前倨后恭的真實原因:你沒錢時,我為什么要對你好呀,現在你有錢了,我自然就對你好——一個沒有好處,一個有好處,很簡單的道理呀。這位嫂子直樸得可愛,實事求是道出人的本性:趨利避害。
蘇秦也的確非同尋常,由此領悟到:熟人對落魄者躲避,對得意者騖趨,實乃人之常情,不應該怨恨。許多人落魄時遭冷遇,就大嘆世態炎涼,實在沒有必要。人走茶涼,有什么問題嗎?一個人處于困境,一心寄托他人救援,是不會有出息的。落魄時四處碰壁,是符合人的行為邏輯的。人對他人慷慨,不外乎兩個原因:慈善心理和投資心理。慈善行為僅限于解決你的衣食困擾,不可能幫你開創事業;有時候對落魄者的好超出慈善限度,那是因為相信你能脫穎而出或東山再起,這是投資心理。
人生落魄時常有,切記不要怨恨冷待你的'人,更不要在以后發達時找這些人的麻煩。落魄時,盡可能讓別人了解你的使用價值,由此博取投資性幫助,并利用冷待你的人肯定會有的不好意思心理,才是東山再起的正道。
中學生寫作指導、寫作素材、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
盡在“作文網”微信公眾號


歡迎掃描二維碼
關注作文網微信
ID:www_zuowen_com
關于我們 | 營銷合作 | 友情鏈接 | 網站地圖 | 服務協議 | 投稿須知 | 問題反饋 | 聯系我們
京ICP備09032638號-30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:1101081950號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10-56762110 舉報郵箱:wzjubao@tal.com
作文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2005-2021 www.9177999.com . All Rights Reserved